• 微信订阅号

  • 视频号

  • 抖音

网站支持IPV6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医疗文化 >> 医院期刊

一位老病号的回忆

发布时间:2024-11-09

我是江宁医院的一名老病号,在脑内、呼吸、心血管、普外等病区都住过,多种疾病缠身一度消沉不已,经过医院各个科室诊疗和精心护理后逐渐好转,我重拾治疗和生活的希望。住院期间我一直关注医院院报,并且时常投稿。从去年十月初我发生心力衰竭、不省人事,安装“起搏器”闯关成功后,更加抓紧时间想去做些事情,我想把这些年在医院的经历、感想写出来分享给大家,以此感谢江宁医院,感谢这里每位救治过、帮助过我的医生护士们。

心衰

2023年10月初的一天,我烧好一锅红烧肉,打算在客厅坐下休息,退到厨房门口时突然毫无意识地摔倒在地,不省人事。老伴叫了大约十分钟后我才醒,发现自己躺在厨房门口冰箱旁,左眉骨处渗血,地板上有好几滴凝固的血块。这时大脑还清醒,但回忆如何倒下,一点也记不清。老伴拉不动我,立即打电话叫来大女儿,两人合力将我拉起并打了120将我送到江宁医院急诊。医生在我左眉骨弓处的皮肤裂口缝了七针,第二天转入心血管内科病房,心内科徐崇利主任检查后诊断:“心力衰竭”。第三天为我安装了进口起搏器。安装之初,有点“心慌”难受,加上脑梗(脑萎缩)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老慢支等其它基础疾病困扰,尤其气管炎发作合并肺炎,还并发了胸腔积液、呼吸困难,咳嗽、痰多、带血、哮喘,必须吸氧和滴注消炎药、胰岛素等,我心情沉闷。经过综合治疗,我病情逐渐好转后出院。曾想过能闯过2024年底就是奢望,但能恢复到目前的情况,饮食、大小便正常,要感谢江宁医院,急诊、心内的医护人员是我的救命恩人。

脑溢血

“天有不测风云、人有旦夕祸福”。2005年5月7日早上起床时,我突发左侧上、下肢无力,偏瘫了!翌日住进江宁医院脑内12病区。李军荣主任、李圣华主任以及俞小荣主任根据ct等系列检查诊断我为脑溢血。经过精心治疗病情逐渐稳定,20来天出院,三个月扔掉拐杖。住院期间,主治医师李学平老师每天下班后都到病房询问病情变化,尤其在我出院时还送我一张名片说方便联系。出院后三天左右还能收到医院电话回访,好像是医院传统习惯,我感到很温馨。

为更好帮助左大腿肌肉完全康复,我决心骑人力三轮车锻炼,五六年后基本复原,现在走路几乎看不到跛瘸现象。遇到这样负责任的专家我感到很幸运。遗憾!几年后我听说,李学平医师因病去世,我很悲伤,在qq日志里专门发文,为他祭祀悼念,以释怀我的哀思……

结核与肿瘤

时光追溯到1985年冬,我因罹患“支扩”经常咯血达三年之久。几经检查治疗不见好转,最后工人医院(后改名省人民医院)殷凯生主任将我收入呼吸科病房,终于在左肺下叶找到出血点,经心胸外科手术彻底清除了病灶。通过活检和细菌培养排除恶性肿瘤,确诊为结核菌感染,并邀请胸科医院专家会诊确定“结核治疗方案”,三个月后病情稳定出院,并将治疗方案病历转交江宁医院吴维智副院长跟踪复查和治疗。吴院长认真负责,每月按时开会、开药,还给我们讲解病情和服药注意事项,并监督服药效果和肺部复查结果,经过两年治疗,基本痊愈。我对吴院长的细心和耐心感到由衷敬佩,恩情一直没齿不忘。大概在七年前,我打算去拜访吴院长,听说他驾鹤西去,愿他一路走好!前几年,我到江宁医院老院区检查幽门螺旋杆菌,路过隔壁房间门口眼睛一亮:“专家门诊殷凯生主任”。时间过去将近三十年,但一直没有机会当面跟他说声谢谢,我感到机会来了!第二天我挂了专家号来到殷主任诊室等候。他年轻时是位帅哥,没有专家“架子”,现在依然平易近人。“殷主任您是我的救命恩人,我今天来向您说声谢谢。”我拿出省人民医院门诊病历请殷主任看,他翻开第一页就看到他的笔迹和签名,他很兴奋和感动,立即请对面小江医师代我俩拍了一张照片作为纪念。

最后殷主任在我的病历本上写下珍贵留言:“病人的健康是医生的幸福!这位专程来门诊看我的88岁老人,是我28年前的老病人。曾因结核性支扩、咯血在我科4次住院,现在仍能骑电动车,意外地看到他保存完好的门诊病历,医生的认真和医患关系可见一斑。”殷主任在上面的一段话虽然简短,但情真意切。“病人的健康是医生的幸福!”是呼吸科专家殷凯生主任的格言,值得我好好珍藏。

由于篇幅限制,其他救治过我的医护人员在此我就不一一表达感谢了,这些恩情我都将牢记心间,终身不忘。

(杨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