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微信订阅号

  • 视频号

  • 抖音

网站支持IPV6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医疗文化 >> 医院期刊

天涯若比邻

发布时间:2022-08-20


还记得去年清明时节正值细雨纷纷,看着窗外的雨,我灵机一动问我院德国专家Thomas,想不想学一首和清明节相关的古诗。他很乐意,把一首古诗逐句写下来,再逐字问我汉语拼音,然后一句一句理解古诗的意思。“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”我翻译的很浅白,就是“Wo gibt es eine Kneipe? Der Hirt zeigt  auf das entfernte Aprikosenblumendorf. ”(哪里有个小酒馆?牧童指着远处的杏花村)

今年是他来我们医院工作的第四年,其实他本不必如此努力学中文,日常门诊和手术对他一个已过花甲之年的老人已经够累了。但是他告诉我,当人在做手术或者其他精神需要非常集中的时候,并不太能分出精力给语言的转换,所以尽早熟悉和掌握每天都会用到的中文,尤其是和泌尿外科词汇相关的中文十分重要。一个母语是印欧语系的外国人,学习中文有多难可想而知。

六十多岁的他还是坚持踏上了学习中文的这一条路,他的太太Iris告诉我,刚来这里工作的第一年,因为Thomas下班后要去学中文,连她的生日聚餐也没能参加。

简单汉字的读写就已经很难了,复杂汉字对他来说更是犹如天书。但是他还是把泌尿外科常用的词汇都整理了出来,每一个部位的中文汉字和拼音都是一笔一划写下来,这些词并不是简单的吃饭喝水之类的,而是诸如“精囊”“输精管”等多笔画的复杂词汇,也不知道他花了多大功夫才整理写出来的。然后一遍遍记忆和背诵满篇的词汇,包括平时门诊常用的和患者交流的中文,也一句句认真学习。

他买了很多书,从各种各样的字典到学习教材再到文化相关的书籍。他喜欢中国,也喜欢中国文化,老子庄子的经典书籍他看不懂原文,就买来英语或德语版本的来看。他挤出时间努力地提高中文,尽量尝试着用中文描述他们刚刚做完和即将要做的手术。在病区里,碰上咨询病情的患者家属,即使不在查房时间,他也不会拒绝,亲自去查看。患者家属常常因为关心而一直提问,大多数用的都是江宁方言,而他总是努力去听懂患者和家属表达的内容,耐心地给予解答。当他收到康复患者送来的一面面锦旗时,他也总是说,都是泌尿外科团队一起拼搏的结果。

这样谦虚又敬业的教授很快就要离开中国了。今天,应该是他离开前的最后一次中文课了,或许今天可以再教一句古诗“天涯若比邻”。告诉他,无论相隔多远,我们都还是朋友。

(文化与发展处    刘筱菲)